国家副总理命名的白酒有怎样的故事?

更新于:2019-02-26 浏览次数:

 

     珍酒历史悠久,赤色浓厚。最早在1958年,毛主席在西南调研的时候,接见了贵州省的周林省长,当了解到当时茅台的年产只有不到两百吨的时候,提出了“要让全国老百姓都喝上优质酱酒”的想法,要让茅台发展到一万吨。碍于当时的国情和政治原因呢,此计划一直未实施,一直到1975年的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周总理正式进行了贵州茅台易地生产实验的提案,委派国科委主任方毅负责整个项目的推进。因为茅台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以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来看,在茅台原有的基础上扩建非常困难,于是“易地”实验应运而生,原意是想把整个茅台酒厂搬迁,换个地方生产。


     在经过多方的考察研究之后,认为遵义北郊十字铺,各方面的环境条件都与茅台比较接近,于是将易地试验定址在了这里。当时委派了以原茅台厂长郑光先郑老为首的28名科学骨干,将窖池、窖泥、设备、原料原封不动的搬了过来,建立了试验厂。经过十年九个周期的生产实验,在1985年,中央在试制厂组织了一场迄今为止业内规格最高的鉴定会,当时鉴定会领衔的专家就是周恒刚、季克亮。经过专家组的鉴定,一致认为试制酒厂产出的试制酒在各方面均达到了合同要求,具有茅台风格,质量基本接近市售茅台水平,以此鉴定试验成功。


     1985年试验成功之后呢,一方面在原有茅台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已经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当时的贵州省想学习川酒,打造黔酒的四朵金花。在1986年的时候,酒厂的领导与贵州省领导一起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进行汇报,方总理品尝了试制酒之后非常满意,觉得这个酒一点都不比茅台差,欣然题词“酒中珍品”。珍酒之名由此而来。珍酒也有幸成为唯一一家由国家领导人命名的白酒。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一方面现在的珍酒厂已经成为了非常优秀的酿酒生产场地,微生物环境优秀,非常有利于酿酒微生物的繁衍和聚集;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沉淀积累,珍酒保存了比较充足的老酒库存。这也就使得珍酒能够成为国内少数能够生产高品质酱香型白酒的企业。

在此基础上,珍酒倾力打造了珍酒·珍十五这款旗舰产品。作为茅台工匠精神的延续,珍酒严格按照大曲酱香传统工艺,一年一个周期,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精选本地红缨子糯高粱作为酒琣,优质小麦制曲,特制陶坛储存。每一瓶珍酒至少都要经历五年的岁月沉淀才会出厂。而珍十五更是精选了八年以上陶坛储存的老酒,用十五年以上的老酒精心勾调,低于百分之五十的选酒率,瓶储十二个月以上才会到达消费者的手上。在每一个环节上都着重质量的把控,珍十五就是珍酒匠心的展现。

在口感上,珍十五更加偏向于大众体验,酒体柔雅,酱香突出,既拥有传统大曲酱香的风格,又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饮用要求。饮时激情满怀,饮后神清气爽。珍酒·珍十五已经成为中高端优质酱酒代表之作,“贵州十大名酒”、“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金奖”等等各种奖项不断,珍酒已成为全国优质中高端酱酒知名品牌,珍十五也将享誉全国。